阿飛正傳

版本: 高清版

主演: 張國榮 張曼玉 劉嘉玲 劉德華 張學友 潘迪華 梁朝偉   

導演: 王家衛  

編劇: 王家衛  

語言: 國語

首播: 1990年12月15日

更新: 2024-04-09 04:57:07

類型: 劇情 愛情 犯罪 4K 經典 杜比音效 華語 普通話  

小弟雲播

  • HD國語
  • HD粵語
  • 二弟雲播

  • HD中字
  • 二師兄雲

  • HD中字
  • 劇情簡介

      故事以六十年代初期為背景,阿飛是上海移民,他從未見過生母,自小由養母養大,因此長大後他對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女人都冷酷無情。放蕩不羈的他先後與售票員蘇麗珍和舞女咪咪同居,但後來又相繼拋棄了她們。阿飛決計找到生母,為此他隻身前往南洋。一直暗戀蘇麗珍的警察目睹了蘇麗珍與阿飛的決裂後,決定改行去跑船。在菲律賓,他又見到了阿飛,此時的阿飛已在一場打鬥中身負重傷。兩個人擺脫追逐的人,在一列返鄉的火車上,阿飛被人用槍打死。 張國榮扮演的阿飛,即使像一隻無腳的小鳥一樣有為所欲為、縱情歡樂的自由,也仍然逃脫不了沉重的命運感棗尋找生母。找尋生母是他強烈的行為動機和精神走向,為此他遠赴菲律賓,找尋他生命中真正的“家園”。經曆了一次真正的,也是沉重的生命之旅,小鳥回來了,他的腳終於落在了地上,但他也死去了。 “一九六○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鍾,你跟我在一起。我會記得這一分鍾。這是一個事實,我們改變不了——因為已經過去了。”這句驚心動魄的台詞,闡明了時間和記憶之間的矛盾:記憶企圖挽留時間,但時間的本質是不可挽留。 與一維、單向、絕對的時間相對照,空間表現為離散、虛幻、無定:淺藍色的夢境裏,無腳的鳥飛越森林。因為沒有腳,它必須不停地飛,一輩子隻能著落一次,那就是死的時候。 何去何從,這是一個問題。張國榮是上海移民,為尋找生母流落南洋;張的養母決計移居美國;劉德華憧憬跑船的流浪生活;張曼玉幾度往返港澳之間。留在香港的劉嘉玲、張學友,因親友離去而惶惶不安。這種心態,與其說是六十年代的,不如說是九十年代的。 現在時態的語境下,記憶聯係著過去時,期望聯係著將來時。“無腳鳥”的悲劇在於,它不能同時擁有記憶和期望,總是顧此失彼:要麽遺忘要麽絕望。 張國榮早已忘記了一分鍾的愛情,但尋母的欲念不死;當他被生母再度拋棄而終於絕望時,一分鍾的記憶才死灰複燃,卻已經麵臨一輩子唯一的那次著陸。死亡使時間與空間的軌跡交匯,隻有死亡才能終止漂泊(空間的遺失),也隻有死亡才能醫治忘卻(時間的遺失)。 表麵上是懷舊:夜景、雨景,偏藍的冷色調、淺平的景深,探戈、恰恰舞曲的切分節奏和慵懶情緒……一旦觸及人的切分節奏和慵懶情緒……一旦觸及人物的漂移失根、無歸宿感,就不僅是簡單的懷舊了。回首成了前瞻的比喻,無腳鳥的故事幾乎是城市的寓言。 盡管敘述方式不很花哨,王家衛慣用的畫外音內心獨白的手法已經出現,他通常關注的問題也都被涉及:無根的命運、情感疏離、孤獨感、忘記、拒絕以及對被拒絕的恐懼。杜可風的攝影風格還比較單一,但也初具特色:多室內景、夜景,用冷、暗的照明。尤其是完全采用手提式攝影機在運動中觀照、永遠沒有固定方位的特點使他與油畫式構圖、戲劇性用光的“第五代”拉開了距離。 尾聲部份,張曼玉、劉嘉玲、梁朝偉的那個片斷究竟預示了什麽?也許隻有從《 東邪西毒》一窺端倪。《阿飛正傳》的續篇中途夭折,是很可惜的事。

    評論